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立足“粮食安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深入践行“大食物观”,聚焦食品资源挖掘领域,开展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为进一步促进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与学术交流,吸引高水平人才参与合作研究工作,重点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建设方针,面向食品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设立开放课题。2025年开放课题申报事项如下:
一、申请指南方向
1.蛋白质科学
提高动物、植物、微生物新质食用蛋白资源挖掘能力水平,提升蛋白生物利用效价和营养功能。(1)食品化新质蛋白挖掘系统化学科交叉技术和方法研究;(2)新质食品化蛋白资源挖掘和食品化利用;(3)典型食用蛋白生物利用度提高与功能性蛋白产品创制。
2.脂质科学
构建海洋、木本等脂质资源挖掘与工程化、食品化利用技术装备体系,提升典型功能性脂质配料挖掘与加工制造水平。(1)研究大宗海洋、木本脂质资源挖掘与保护性高效加工利用技术;(2)研究新型功能性脂质典型慢病预防∕调控功能性评价与新产品创制;(3)研究传统食用油脂精准适度加工与超低损耗加工技术装备。
3.食品碳水化合物
开发面向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的AI驱动智能设计体系,实现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催化合成效率的提升。(1)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工具的构效关系解析,建立生物合成工具与催化体系底物/产物特异性间的量化映射模型;(2)开发动态催化微环境模拟系统,整合分子动力学与强化学习算法,实现生物合成工具与产物转化效率的协同优化;(3)构建高效催化体系,实现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的高效制备与结构精准调控。
4.食品微生物
肠道共生菌种类丰富、丰度高,但因培养难度大,其益生潜力尚未充分挖掘。通过开发培养组学技术,针对苏黎世杆菌、拟杆菌、普拉梭菌等潜力物种,系统收集菌株资源并建立遗传信息数据库。借助动物模型,解析这些菌株对消化道、免疫、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下一代益生菌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5.特殊食品与配料
基于婴幼儿、慢病、超重等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挖掘益生菌、菊芋、鹿、芽苗菜等食品新资源,突破个性化营养干预功能配料创制技术瓶颈,形成婴幼儿营养、慢病预防、脑健康等特殊食品配料,实现不同人群需求的特殊食品精准设计;融合体外消化模拟、多组学分析、智能传感监测等先进技术,自主构建功能评价仪器系统,建立消化吸收特征数据库,形成高效、精准的特殊食品功能评价体系。
6.特需食品与装备
针对应急保障、航空配餐等特殊场景下高品质食物供给需求,亟需开发智能化分区熟化技术,以满足多样化菜品同步复热时差异化终点温度控制要求。研究聚焦物理场加热手段的创新应用,通过构建多区域动态可调的能量分配机制,实现不同菜品分区的精准温控调节。重点突破热场分布建模、分区响应反馈及终点温度协同调控等关键技术,形成适配复合餐食的高效复热方案,为特殊场景供餐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7.食品生物制造
针对食品原配料目标产品的结构特征,设计生物元件和生物合成途径,强化人工途径的组装与适配;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建立高性能酶数据库和资源库,实现基于计算结构预测的酶及蛋白质分子设计与功能强化;研发AI驱动的生物合成系统,构建高效数字细胞工厂,实现替代蛋白、功能糖等重要食品原配料及功能组分的高效生物合成。
8.未来食品科学
针对菌体蛋白、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甜蛋白等蛋白质合成中存在的自主知识产权菌种缺乏、遗传操作与调控元件不足和蛋白合成途径调控复杂三个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拟从微生物菌种新资源挖掘与筛选、遗传操作与调控元件设计创制以及蛋白合成途径的重构与编程等多层次开展研究,实现高效的微生物蛋白细胞工厂构建。
二、项目经费
开放课题项目经费为10万元/项,完成期限为2年。
三、申请和管理要求
1.课题申请者一般为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科研人员,鼓励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申请开放课题。
2.开放课题立项后,合同执行期间,开放课题承担人原则上每年安排不少于两个月的时间在全重进行课题研究。课题承担人需遵守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定期汇报研究进展;课题结束时,应提交课题总结报告。
3.开放课题验收的约束性指标包括:(1)实现食品挖掘或创制产品1种以上,需提供产品样品、详细技术参数、以及第三方检测报告;(2)以“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以第一或责任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总IF大于10.0),论文致谢中需要标注: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the open project program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ood Science and Resources, Jiangnan University (No. )。
4.开放课题经费可用于支付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等。
四、受理方式
申请者请下载附件《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填写完毕后,申请书纸质版一式三份加盖公章后寄送全重办公室(申请书电子版请发至guyufang@jiangnan.edu.cn及sklf_jn@jiangnan.edu.cn)。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20日。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顾老师、王老师
电话:0510-85329291
邮箱:guyufang@jiangnan.edu.cn、sklf_jn@jiangnan.edu.cn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226办公室。
附件: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年4月29日